2012-06-03

轉貼:外籍學校長大的華人小孩。

這是 中文華爾街日報 的轉貼, 而我很大一部分也同意有些小朋友在過度資源下訓練出來後, 對人生態度的看法.

上海的外籍朋友總是問我為什麼不送孩子去讀國際學校。他們會問:“美國學校怎麼樣?耀中怎麼樣?德威呢?”而我總是搖著頭說“不,不,不”。



為 什麼呢?我很想先給個高尚點兒的理由,但事實上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學費。這個算盤很好打:上海本地的公辦學校是免費的(義務教育階段),由於我們屬於在華外 籍人員,隨行子女就讀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但仍遠低於國際學校的收費水平。當然,學費只是一個方面,就性價比來說,我感覺上海本地的公辦教育機構已經是目 前最好的選擇了。

我與一位教我們孩子中國語言文學的美籍教授討論過這個問題,她也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了一家本地學校,並很認同我的看法。她 說:“這不光是錢的問題。我參觀過幾家收費高昂的國際學校,並看了他們的課程安排。他們的收費比我現在所選的這家本地學校貴了25倍,如果他們的教學也好 過本地學校25倍的話,那我為孩子出這麼多錢也心甘情願。就算只好過兩三倍,我或許也願意一試。可是,我並不覺得那些國際學校比本地學校好多少,至少從課 程設置來看是這樣。”

我深以為是。據我觀察,國際學校的課程難度較低,只教學生一些最基本的中文,這一點恐怕跟任何一家本地學校都沒法兒 比。我面試過一些國際學生,他們在中國呆了五年,卻連一年的中文都沒學過。他們基本不太會說中文,只顧著炫耀自己完美無暇的英語能力。在我看來,這簡直是 白白浪費了大好機會。當然,好的一面是這些國際學校往往設置了全英文教學、范圍廣泛的課程,並把校園建設得異常豪華,以至於我的孩子進去參觀時都驚嘆不 已。

我不選擇國際學校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受不了很多國際學校出來的孩子的態度。有一次,我在朋友家碰到一個七歲大的歐洲小男孩,他居然因為 我長著一副中國人的面孔,就想當然地認為我是打掃衛生的“阿姨”。他也不想想我跟他是用英文交流的。在他看來,所有帶著中國人長相的婦女都是為他服務的, 這有點讓人誤以為又回到了黑暗的殖民時代。僅僅因為大部分中國人的經濟水平不及他們,這些孩子就變得如此膨脹和自大,我的孩子怎麼可以同這樣的孩子打成一 片?此外,國際學校常常令很多孩子與本地人隔離開來,無法融入到他們真真切切居住著的國度,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


我的另一位朋友從英國飛過來時,曾在飛機上碰到一群隨父母移居中國的外國小孩,下面是這位朋友的原話:“這些小孩一直在談論的是司機會不會準時到機場來接他們。他們真是被寵壞了,完全無視自己住在中國的事實,這令我很不舒服。”

第 三個原因是很多國際學校聘用的都是些形形色色、來上海逗留個三四年就會離開的國際居民和教師。學生有進有出,教師、校長和管理層也是如此。教職人員的頻繁 流動對一所學校來說通常都不是好事,對孩子來說也不夠穩定。此外,多元化的國際人員構成也意味著往往超過一半的孩子在家都基本不說英語。這種情況固然有利 於形成一個充滿生氣和多元化的環境,但英語水平往往並不如人意,考慮到這些國際學校每年收費超過2萬美元,這種性價比並不讓人滿意。

因此,我和先生經過綜合考量後自問:我們花錢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又願意為什麼花錢?最終,我們得到的答案始終是:對上海的國際學校說“不”。

(Mina Choi是韓裔美國作家,現居上海。移居中國前,在洛杉磯從事劇本創作。她已婚,有兩個孩子。文中所述僅代表她的個人觀點。)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